当下宫廷剧泛滥,这个秘史,那个传奇的不甚枚举。其实看多了也就那些个套路,无外乎一群女人和一个男人斗,一群女人和一个女人斗,一群女人和另外一群女人斗等等,各种斗……(此处省略一个字,自行脑补)。其实历史上除了几个成功上位,留存史书的后宫女人,在森严后宫,大多数女人没那么多传奇故事。只是因为后宫神秘,才让后人无限YY。

        明朝有位太监,名叫刘若愚,这人可不简单。部队大院里长大,家族世袭指挥佥事,也就是现在的中央警备局,其父亲官至东北战区副司令员。按理说,这样的家庭环境不该做太监啊。还真不怪别人,话说刘若愚十六岁的时候,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然后就自宫了!悲催吧?这明显是青春期的迷茫没有及时疏导的后果啊,可见青春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再后来呢,刘若愚摊上事了,跟同部门的魏忠贤不对乎,被冤案了。在监狱里没什么事,就想起了行业励志标兵司马迁。于是也写了一本书,叫做《酌中志》,翻译成白话就是《后宫的那些事儿》。在《酌中志•饮食好尚记略》中较详细的记载了明代的宫廷节令食俗:“(农历)八月中秋月圆,金桂飘香,宫中要赏月、拜月,聚吃月饼、瓜果,吃肥蟹,饮苏叶汤。”中秋、肥蟹、紫苏,这和现在都是一样一样的。

        明代蟹菜与前几朝最大的不同,便是蒸蟹的流行,蒸蟹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蟹的鲜香本味,因此被广为接受与推崇。根据《酌中志•饮食好尚记略•卷二十》的记载:“(农历)八月,吃西瓜、月饼、蒸蟹;……十二月,"吃灌肠,吃油渣卤煮猪头、烩羊头、爆羊肚、炸铁脚小雀加鸡子、清蒸牛白、酒糟蚶、糟蟹、炸银鱼等鱼、醋溜鲜鲫鱼、鲤鱼”。这应该是史书上首次明确出现蒸蟹这个名称。

        开头说后宫剧泛滥,下面就说说真实的后宫是个什么样。刘若愚在《酌中志》中就记录了后宫吃蟹的一个场景——“(八月)始造新酒,蟹始肥。凡宫眷内臣吃蟹,活洗净,用蒲色蒸熟,五六成群,攒坐共食,嬉嬉笑笑。自揭脐盖,细细用指甲挑剔,蘸醋蒜以佐酒。或剔蟹胸骨,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,以示巧焉。食毕,饮苏叶汤,用苏叶等件洗手,为盛会也。”这画面多和谐,一群宫女太监其乐融融。吃只蟹都能这么开心,心该有多大?放到现在就是一群吃货啊。让他们去勾心斗角怎么可能,一只蟹就给收买了,根本斗不起来。